點擊數:89262015-06-22 08:50:34 來源: 肥鄉縣文成學校
一、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
孩子在讀書期間,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。非常幸運,我女兒的老師是非常負責的好老師,教學經驗豐富,很受學生歡迎。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系,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,有錯誤能夠及時地糾正。這樣,老師也能夠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,更有利于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,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。
二、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
在家里我們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:七歲時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;八歲時自己會洗頭洗澡;會主動幫忙洗碗……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,我們很少給她錢,因為從小她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,她要買什么就會事先征得我們的同意。有時候我們會有意無意的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,賺錢是多么不容易,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,懂得感恩了。此外,在打掃衛生時,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,大人則負責其它地方。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,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,也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,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。
三、多鼓勵孩子
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鼓勵的。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。關鍵是如何鼓勵,以什么方式鼓勵,在什么時候鼓勵。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楚。這里有幾個誤區:第一、一味的強調物質鼓勵。孩子考好了,她提什么要求都可以,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。第二、不適當的鼓勵。有些家長認為,提倡鼓勵就是不管孩子做得怎樣,都是一樣的鼓勵。到最后,可能你的鼓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么吸引力。第三,從來不鼓勵。認為嚴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。